桂浩明谈注册制改革:创业板发展的新起点银河基金王海华:市场涨跌难料,如何甄选投资机会?景顺长城詹成:当下如何寻找沪港深科技股的投资机会建信梁洪昀、长江覃川桃:布局科技+消费,解码机构重仓沪深之道同泰基金刘坚:创业板注册制上市在即,打新真香定律何解?中泰邓美君、鹏华张羽翔:银行板块凤凰涅槃,触底回升汇添富李彪:长期投资,享受复利的力量,养老投资的问题与应对国泰君安黄燕铭、兴业银行乔永远:A股可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原标题:A股成交再超万亿背后:主力资金全线流入,百亿爆款基金频出8月17日,A股一改上周的颓势,在金融股的带动下全线大涨,三大股指集体收高,沪指涨超2%,两市成交额再破万亿元。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涨2.34%,报.8点;科创50指数涨0.83%,报.4点;深证成指涨1.88%,报.23点;创业板涨1.04%,报.39点。成交量再超万亿元8月17日,A股市场成交额明显放大。沪深两市成交总额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亿元大增亿元,成交金额放大35%。其中,沪市成交亿元,比上一交易日亿元大增亿元,深市成交亿元。这也是8月13日和8月14日连续两日大盘单日成交跌破万亿元之后,再度重回1万亿元上方。此外,市场主力资金恢复净流入。据Wind统计显示,8月17日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41亿元。从行业板块来看,申万所属的28个一级行业,有20个行业板块主力资金呈现净流入,其中,非银金融、电子、银行、食品饮料、计算机行业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净流入金额分别为.68亿元、66.4亿元、62.4亿元、25.1亿元、14.74亿元。资金的涌入之下,大金融板块表现强势。以券商为龙头的非银金融股掀起涨停潮,招商证券()、中国人寿()、国信证券()、越秀金控()、国联证券()等纷纷涨停。银行股爆发,成都银行()涨停,长沙银行()、杭州银行()等一度涨停。具体到个股来看,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其中,京东方A()、中国平安()、国联证券()、中信证券()、中兴通讯()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净流入金额分别为29.85亿元、26.2亿元、23.73亿元、12.99亿元、11.85亿元。流动性较为宽松市场的大涨或与央行出手呵护流动性有关。消息面上,央行公告称,8月17日开展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2.95%。此次MLF操作是对本月两笔MLF到期的一次性续做,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同时,8月17日开展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20%。Wind数据显示,上次1年期MLF中标利率2.95%,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2.20%。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表示,央行超量续作中期借贷便利(MLF)亿元并保持利率水平不变,流动性较6、7月份更加宽松。国内疫情受到控制,经济基本面逐步走出疫情影响,7月实体经济数据进一步回升。在此背景下,央行将继续施行常态化货币政策,以稳为主,不会进一步收紧,流动性方面会边际宽松进行支持。北向资金加仓A股与此前持续净流出不同的是,北向资金已经连续两个交易日出现净流入。8月17日净流入金额57.13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41.33亿元,深股通净流入15.8亿元。8月以来净买入额也由负转正,累计净买入79.28亿元。前十大活跃个股方面,平安银行()、京东方A、TCL科技()、分众传媒()、中信证券()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居前,净买入金额分别为9.73亿元、9.22亿元、7.79亿元、6.48亿元、2.28亿元;东方财富(059)、伊利股份()、立讯精密()、宁德时代(750)、五粮液()北向资金净卖出较多,净卖出金额分别为6.53亿元、3.67亿元、3.2亿元、2.32亿元、1.95亿元。爆款基金频出8月17日,公募基金方面再出一只爆款基金,由中欧基金“医药女神”葛兰管理的中欧阿尔法混合基金一日售罄,首募规模达到亿左右,预计最终配比约16%。根据该基金此前公告,中欧阿尔法原定募集期限为8月17日起至8月21日。而后,这只基金将基金募集期调整为8月17日一天。同时,为充分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做好投资管理和风险控制工作,中欧阿尔法将按募集规模上限80亿采取末日比例确认的方式实现规模的有效控制。延续7月的市场火爆,8月以来已出现6只百亿级新基金。例如,8月4日,茅炜管理的南方景气驱动成立,该基金首募规模为.96亿元。广发稳健优选六个月持有和景顺长城竞争优势同时于8月6日成立,认购规模分别达到亿元和亿元。“A股市场已经步入了增量资金驱动的模式,而非存量资金博弈。”中信证券建议围绕三条主线布局:一是,受益于弱美元和商品、能源涨价的板块,包括黄金、有色金属和化工;二是,受益于经济复苏和消费回暖的可选消费品种,包括汽车、家电、家居、装修及品牌服饰;三是,绝对估值足够低且已经相对充分消化利空因素的保险和银行等板块。华泰证券表示,银行股在经济增速回升时期出现超额收益,源于经济基本面和资产质量改善;而在经济增速放缓时期是源于资产质量恶化见底预期、资本充足率提升、外资等增量资金流入等因素。非银相对创业板估值走强时期与银行股相似,区别在于:经济增速企稳时期,银行股涨幅空间大于券商股,“流动性牛”时期则相反。板块轮动来看,金融股“盈利牛”持续性较强,同时周期、成长板块轮动企稳;金融股“流动性牛”持续性较弱,同期对成长股资金虹吸效应显著。当前处在经济筑底回暖期,预计稳货币宽信用政策持续,经济弱复苏、资产质量有望持续改善,金融股与周期、成长股有望轮动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