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雀巢伊利年报解读

前段时间看了一下伊利的22年年报和今年的一季度报,也听了一下伊利的业绩交流会。这里稍微简要记录一下我看到的一些信息。伊利22年的财报不是太好,但如果考虑到疫情,也算是还可以。最吸引我注意力的就是它的长短期负债又是大增,今年一季度更是创出了新高。这真不是个好现象,难道伊利要改行做银行吗?拿着超短融的钱去放债,感觉很不好,虽然能从中赚到息差,但风险也很高。

存货也在上升,一季度同比去年涨了有30%,关键是去年的存货也在大涨。澳优一下添了40多亿的商誉,这笔买卖是比较亏的。去年港股大跌,澳优跌了很多,伊利买的位置太高了,不知道以后要不要减值,好像听业绩交流会的时候说不会减值。去年销售费用率增加不少,主要是没有料到疫情这么严重,液态奶方面的营收几乎没有增长,费用花得不值。这导致去年的净利润率不好,除去澳优的影响外,净利润率增加了10bp,也就是0.1%。

去年的奶粉、奶酪和冷饮增速都很不错,比较亮眼。尤其是冷饮,已经到了百亿级别的体量。在交流会上,管理层好像说今年的奶粉内生增长预计能到15%,比我当初说的要差一些,加上澳优不知有没有20%。今年一季报看起来不是太亮丽,其实也还不错。去年一季度是高基数,今年春节备货又是在去年12月,年初的时候还是疫情高发期,所以今年这个一季报能增长是有点超预期的。

管理层也强调今年会严格控制销售费用率,预计整体销售费用会持平或是稍微下降。如果没记错的话,说的是销售费用,也就是说销售费用率会下降,董事长潘刚说到25年实现净利润率9~10%的目标不变。假设营收这三年达到10%的增长,那么25年营收至少亿,乘以9%,得到亿的净利润。

从历史来看,伊利做事比较稳健,而且有能力做好事情。前面十几年集中力量在液态奶方面,造就了3个亿的大单品,伊利白奶、金典和安慕希。从20年以来发力奶粉,当下已有了亿的金领冠,预计到25年伊利将会拿到市占的头名。再之后可能就是奶酪、饮用水等其他品种,依靠伊利强大的品牌、渠道,以及很好的经营能力,伊利是有可能成为中国的雀巢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ghzoubdf.com/afhhy/391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