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的未来35年营收预测中低增长,

每个人对企业未来增长预测的角度不同,也可能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

小巴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我对营收预测的方法三部曲,供各位参考。

第一步,我会先正向预测公司未来的营收增长情况,主要从量、价两个维度开展。主要分析内容包括市场总需求量变化、该公司市场份额变化、涨价幅度(包含推出高价新产品和老产品涨价)等几个维度。

第二步,我会参考公司披露的其他营收信息,主要包括过往营收增长情况、股权激励、管理层对业绩的预测等。

第三步,基于前两步的营收预测,选取保守的数值作为我的预测值。

第一步、正向预测伊利股份未来的营收增长情况

1、乳业市场总需求量的变化

我们先来看下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跟海外的对比:年美国的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为kg/人,约是我国的6倍。与我国饮食结构相似的日本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为42kg/人,约是我国的2倍。

以日本作为参照系较为合适,即使最终达不到日本的人均量级,但最起码增长50%还是有希望的。

-年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年化增长为3-4%,我们姑且对未来3-5年总需求量的增长率保守点,定为3%左右。

进一步按照伊利股份的三大业务进行细分,液态乳已呈饱和之势、按照2%的增长,奶粉类(包含奶酪)市场增速略高、按照5%的增长,冷饮保持中高增长、按照10%的增长。

2、伊利股份公司市场份额变化

我国乳品行业形成两超多强的竞争格局,伊利在与蒙牛二者的市占率达到40%以上,CR2的份额已经不低。(不展开每个版块分析了,贴两张图大家感受一下)

在伊利的年报里(P7页),我们也可以看到伊利在行业内的市场份额:

液态乳市场份额33.4%,稳居第一;

婴幼配方奶粉市场份额12.4%,跃居第二(其中有收购澳优的贡献);

成人奶粉市场份额25.3%,位列第一;

奶酪业务份额提升3.5%,未披露第几;

冷饮业务份额第一,未披露具体份额。

按照伊利股份的三大业务进行细分,液体乳剩下的企业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预计未来3-5年液态乳的份额提升很有限、小巴按照份额年化增长2%的测算。

伊利原本在奶粉类市场就比较难打开局面,始终处于第二梯队,收购了澳优以后,份额跃居第二,已达到较高水平,行业第一飞鹤的份额20%,小巴预计其快速提高份额希望不大,小巴按照份额年化增长3%的测算。(奶酪占比较小,暂时将其高增长作为意外之喜)。

伊利的冷饮已是份额第一,且随着未来跨界冰淇淋的企业增多,预计其份额提升难度增大,小巴按照份额年化增长3%的测算。

3、伊利股份的产品涨价幅度(包含推出高价新产品和老产品涨价)

消费品行业很大的一个优势是可以持续提价,跑赢通胀,提价的方式有推出新产品和老产品涨价两种。

我们直接先来看下整体市场-年涨价的历史,婴配奶粉/奶酪价格CAGR达5%/6%,牛奶/酸奶提价能力较弱CAGR仅为2%/3%。

再来看下伊利在这几块业务的涨价情况,近五年液态乳单价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4%、近五年奶粉和奶制品单价年复合增长率约为0.8%,近五年冷饮产品单价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液态乳与整体市场一致,奶制品远远落后,冷饮暂缺少整体市场数据。

详见拙作:《“奶茅”伊利股份各主营业务的含金量:液态乳稳奶牛、奶粉快蛮牛、冷饮小而美,扩产必要性成迷》

预计未来3-5年,伊利的液态乳单价增长按照2%去测算,奶粉和奶制品收购整合澳优后预计单价能有所提升、按照2%去测算,冷饮我们保持乐观点按照6%测算。

4、小结:伊利股份未来3-5年的营收增长幅度

结合以上的几个维度—市场总需求量变化、市场份额变化、涨价幅度,小巴对于-年伊利股份的营收增长率预测为8.1%。

第二步、公司过往营收数据回顾和修正

1、伊利股份的过往营收增长情况:近十年复合增长率11.4%

从年以后,伊利股份的营收增速明显放缓,进入低增长时代,近10年复合增长率11.4%,近5年复合增长率12.7%。

2、伊利股份股权激励、管理层对业绩的预测

股权激励对营收无要求,暂不考虑。

伊利股份管理层过往十年对营收的预测准确度较高,其中年伊利股份营收目标为亿,相比年实绩增长10%,可作为基本参考。

第三步、基于前两步的营收预测,选取保守的数值作为我的预测值。

正向分析的伊利营收增长数据为8.1%,伊利过往10年历史营收增长率为11.4%,管理层对于年营收增长率为10%。

小巴会保守一点,选择8.1%作为我对伊利股份未来3-5年的营收预测。

当然,如果你选择10%的增长率小巴认为也是合适的,以你为准。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ghzoubdf.com/afhhy/437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