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目前已成长为中国规模最大、产品品类最全的乳制品企业,连续8年蝉联亚洲乳业第一,年公司跻身全球乳业“五强”,公司制定新的战略目标:南进入“全球乳业前三”年成为“全球乳业第一”。
股权结构:2年,潘刚2岁时出任伊利集团总裁,是当时中国家重点工业企业中最年轻的总裁。5年,5岁的潘刚全票当选为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至今。
目前看到,管理层(包括潘刚)持有8.01%的伊利股份,仅次于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层稳定且受到高度激励,保证了管理层与公司利益一致。但伊利明显的股权相对分散,管理层+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不到20%。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伊利愿景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核心价值观是卓越、担当、创新、共赢、尊重,伊利股份的企业文化需要进一步研究。
当前的经营情况和问题1、三季度净利润下降的问题:伊利股份的三季报显示,年初至报告期末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10.42%。净利润80.61亿元,同比增长1.47%。报告期内营业收入02.86亿元同比增长6.72%,净利润19.29亿元同比下降26.46%。季报解释是市场竞争激烈,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投入较同期增加使得净利润减少,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使得非经常性损益较同期增加,二者共同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减少。三季度业绩说明会提到由于并购澳优产生一次性存货公允价值评估影响,主要体现在二三季度,因此报告期澳优对公司报表影响较小,如果剔除以上影响,公司内生收入同比增长7%,利润率同比下降0个基点。行业三季度呈现弱复苏趋势,公司同比增速放缓。
2、费用率的提升的问题。费用率的提升是促销的加大还是品牌营销投入?四季度和未来会不会有缩减的空间
三季度各地散发性疫情对消费信心和消费场景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季度出现弱复苏,分品类看,公司在奶酪奶粉方面表现不错,液态奶受到挑战。导致业绩放缓,同时规模优势没有体现出来。公司没有投入过多资源在价格竞争上。维持全年利润不下降的目标,消费人群细分,消费渠道多元化。
液态奶销售放缓导致销售费用提升,奶酪提升结构性费用提升。稳定价格,品牌建设。
、液态奶的问题:金典增速低于基础白奶,是否存在消费降级的现象?怎么看待液态奶的高端化趋势?澳优三季度情况,今年会不会计提商誉减值?
去年开始基础白奶增速加快,金典增速放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白奶是自己饮用,金典有礼品属性,疫情影响,送礼场景消失,有部分消费者理性,注重性价比,白奶购买提升。不能确认是消费降级,观察中。确切的是疫情下出现消费的分化,推出金典新品满足高端化的需求,基础产品规格创新满足性价比的消费。需求长期来看,居民收入水平是不断提升,坚定看好中国消费品市场,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只是短暂受到影响,购买健康食品还有很大增长潜力。年以来,白奶双位数增长,年放缓,仍有增长,主要是量的贡献,未来增长存在量的空间,通过多元化产品,结构有提升空间。
澳优是2季度开始并表,澳优面临行业下行,渠道去库存,季度渠道库存恢复比较健康,经营上季度同比增长,并表导致存货公允价值调整,4季度澳优业绩会对伊利正贡献,保持独立运营基础上,更好的协同,今年来看,不会计提商誉减值。
4、疫情分散性的散发对消费场景的影响常温液态奶出现阶段性的负增长,怎么看常温液态奶长期增长空间?安慕希的表现如何?以及年的预期?
安慕希消费属性弱于白奶,1~季度销售收入下降,季度缩窄,4季度进一步改善,不断推出安慕希水果新品。创新是推动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疫情好转,消费场景回复,安慕希会提供正贡献。
5、奶粉的问题出生人口下降趋势,奶粉增长持续性,怎么保持增长?原奶在下半年的供应情况,目前原奶的价格下降,未来原奶价格下降,价格战和竞争格局。
整个婴幼儿奶粉,人口出生率和疫情导致人口出生的影响,六个月的延后使用奶粉,明年可能负增长。未来实现增增长。行业整合空间,结构性机会,国产奶粉得到更大的市场地位,伊利是受益者。打造大单品金领冠,渠道端继续推进领婴汇系统和千县万镇项目。提升布局、推广意愿和单店卖力。效果显著,母婴渠道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前三季度,母婴渠道增长近0%,收入占比已提升至75%)。
竞争格局,下半年原奶价格降速和上半年差不多,2年奶价保持稳定,一方面需求端可能复苏,另一方面原奶上游段饲料成本提升,短期价格战意愿不大。打折促销是疫情影响,促销对公司利润的边际效益减少,9月趋于缓解,各厂家重视品牌建设,竞争格局稳定。
6、低温酸奶的问题低温酸奶的行业压力比较大未来什么措施使低温酸奶重回成长轨道?对长期利润率的看,年9~10个点的利润率目标,目前对目标实现的信心如何?
从行业的尼尔森数据看,前三季度低温酸奶的行业下滑是超过两位数的,估计全年也应该是两位数下降,因为行业的规模在萎缩,整个低温乳企的盈利能力是有下降的,区域的乳企经营也是困难的。从公司角度,低温酸奶下滑持续两年了,环比有改善,但还是下降的。坚持产品升级、优化结构,渠道下沉社区团购,生鲜超市、奶站等。低温酸奶从过去的盈利,到这两年因为疫情原因导致消费场景消费力的一些减弱,盈利情况是有影响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还是要坚持价值营销。明年希望低温品类能取得更好的发展。年预计难有较大突破,目标降低亏损。
对于年有一个9~10个点的利润率的目标经营目标没有变。
7、费用率的问题中金公司:费用率问题,费用怎么评估?品牌长期建设投入、节目赞助赛事赞助,投入产出比怎么评估?未来费用率的下降空间。奶酪业务的增长1-季度增长比较好,鲜奶增长也不错,这两个板块的盈率水平合适做到盈亏平衡?
今年规划没有想到2、季度的疫情,伊利不是成熟期的企业,各产品还在发展。液态奶的规模效应下降,但是我们也把资源用到了增长更好的品类上,比如奶粉和奶酪都是在快速增长期,也是需要进行投入的阶段。疫情超出判断,审慎评估明年费用提升费用使用效率。预计明年的销售费用率会继续回到同比下降的趋势。
奶酪和低温鲜奶40%全年50%增长,出售增长阶段。公司积极不失理性的投入。积极找到真正巴氏奶的消费群体,不断提升品质扩大市场规模,整个低温业务(低温酸奶低温鲜奶)实现减亏。
奶酪还是处于消费者持续教育阶段,通过儿童奶酪棒实现快速增长,当前儿童奶酪棒增速也是放缓,尤其是低温奶酪棒,常温奶酪棒处于铺货期,增长迅速,伊利前三季度0%增长,ToC端第二名。明年份额提升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