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12/c9oekn7.html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徐超杭州报道如果湖北均瑶大健康饮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均瑶大健康”)7月2日能过会的话,均瑶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或在不久的将来增加到4家,A股市场“均瑶系”呼之欲出。年4月9日,均瑶大健康更新招股说明书。早在年7月26日,因受到卷入康得新财务造假案的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牵连,均瑶大健康“中止审查”,这一次,将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换成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后,均瑶大健康重启IPO。如果能够顺利上市的话,均瑶大健康将成为“乳酸菌饮料第一股”。招股书披露,均瑶集团持有均瑶大健康1.4亿股,占比39.01%,为控股股东。王均金直接持有均瑶大健康28.89%股份,通过控股均瑶集团间接持有均瑶大健康39.01%股份,合计持有均瑶大健康饮品67.9%股份,为公司实控人。均瑶集团目前已经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别是吉祥航空(.SH)、爱建集团(.SH)、大东方(.SH)。“多元化经营本身蕴含了不小的风险,需要高超的经营、管理和风控能力。企业经营非在一朝一夕,均瑶能不能趋利避害,将企业做成百年老店,同时避免重蹈前几个资本系的前车之鉴,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孟庆斌教授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常温乳酸菌饮品成单一主业均瑶大健康的前身是成立于年的均瑶集团乳品有限公司,继承集团乳制品及含乳饮料业务,专门从事乳制品及含乳饮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年起,均瑶大健康推出“味动力”常温乳酸菌系列产品,从而进入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是国内最早生产与销售常温乳酸菌饮品的品牌企业之一。据欧睿国际数据,年在中国大陆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按零售额统计的销售额中,均瑶大健康产品市场占有率约为15.1%。招股书披露,年-年,均瑶大健康营收分别为11.46亿元、12.87亿元、12.4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2.81亿元、3.04亿元。均瑶大健康称,年营收下滑,主要源于常温乳酸菌饮品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公司产品被仿冒影响部分区域市场的销售、公司其他新品对核心产品销售的挤占等因素。业绩中占到绝对大头的是常温乳酸菌系列饮品。年-年,均瑶大健康乳酸菌饮品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1.34亿元、12.57亿元和11.88亿元,占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99.02%、97.71%和95.37%。“‘味动力’在公司产品中占比太高,品类单一、产品单一、渠道单一、场景单一、消费人群单一,经营风险较高,抗风险能力也偏低,我觉得他(均瑶大健康)IPO成功应该不难,但是后续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我觉得不容乐观。”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均瑶大健康也认识到“产品系列相对单一”的风险,表示“公司已持续进行其他含乳饮料新产品的研发,结合消费者爱好及习惯,于合适的契机推出更加丰富的产品系列”,推出了“体轻松”草本植物饮料和甜牛奶乳饮料,并于年陆续推出改良升级新品味动力“沁”沁饮乳味饮料和均瑶6种坚果。数据显示,以优乐多、小样、小洋人、伊利股份(.SH)、光明乳业(.SH)为代表的品牌也陆续进入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市场竞争激烈。年,常温乳酸菌饮品品牌达到个左右;进入年后,部分经销商通过代工方式经营自有品牌以及小工厂加入,品牌数量进一步增长。王均瑶之女从失联到复联年5月均瑶大健康第一次披露招股书时,有一条风险提示引起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