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纸盒厂,竟敢独吞乳业近八成利润,让

要说国内最憋屈的老板,蒙牛和伊利说第一,没人敢称第二,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乳业巨头,本该风光无限,如今却被国外一家不知名企业拿捏的死死的。

这个让乳业双寡掌门人如此恼火的小公司,就是生产一次性牛奶包装盒的利乐,不养一头牛,却一举吞掉中国乳业75%的利润,让蒙牛和伊利彻底沦为它的打工仔,这搁谁谁能受得了?乳企心里苦啊,想走走不了,不喜欢还得赖着,那他究竟有何魔法,让乳企又爱又恨!他的商业思维和模式,传统企业研究10遍也不为过。

就拿利乐与伊利的合作来看,不得不为利乐的商业手段拍手叫好!

当时伊利急于向全国扩张,却被传统玻璃瓶灌装所制约,因为鲜牛奶保质期短,运输距离有限,伊利是头都想破了还是没招,而这时利乐主动投怀送抱,他的灌装机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伊利兴奋极了,但立即又犯了难,1条生产线几百上千万,这对于本身重资产的伊利来说更是不堪重负,用了呢,设备太贵吃不消,不用呢扩张之路遥遥无期,而市场不等人,在伊利两难之际,利乐却说:灌装机生产线你只需要付我20%的设备费就可以了,你先拿去生产,其他费用都不用,但以后4年中每年都要订购我的包装纸,用来抵消剩下的80%设备费,伊利一听这也太好了吧,不仅不需要我再重资产投入,还能立马扩大我的产能,甚至我还可以用这80%的资金去推广或再建厂,简直不要太好,没有一丝能拒绝的理由啊。而利乐这样就结束了吗,后面的做法超乎了你的想象?

利乐更丧心病狂,后面直接免费送价值千万的设备给乳企,以求得更大的市场,后续再靠包装材料来赚钱陆陆续续回本,但是企业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这样其实存在巨大的风险,那就是我送设备的企业经营不善或者倒闭了,那我投入的钱不就打水漂了,那我怎么能做大冤种呢?

所以呢,利乐不光是简单的把设备送给客户,还会扶持你把企业做大做强,再给你提供包装盒的同时,我还会总部派人给你免费培训灌装设备的使用,手把手教你,确保企业能够顺利完成生产灌装为止,这样贴心的服务,能有那个企业不心动呢?

更变态的是看到个别企业连自动化都没有,那我就研发提供自动化的生产管理软件,从生产到消费全流程跟踪,可以方便企业找到出现问题的环节并进行优化,比你对你的企业还上心,你说和我合作的企业不再爱上我才怪呢?

更甚着,我还继续提供产品包装设计、市场调研分析等一系列后续服务,一条龙服务,只要与我合作了,你的问题就是我的问题,连你都没有想到得,我都能给你想到,变态的服务+设备免费,我相信企业用脚投票都会选择利乐。

而利乐正由于变态的服务,导致竞争对手难以复制,使得利乐的护城河更厚更深,让对手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同时和客户实现了共赢,利乐依靠“前端设备免费送,后端耗材包装纸持续赚钱”的营销方针,坐收渔翁之利,成为乳企背后隐藏最大的获益者。更是常年垄断了乳企近8成利润。

其实利乐就是技术手段改进,把灌装设备和包装纸捆绑作为了一个整体,把其中的一部分,也就是灌装机设备和服务作为卖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的引流产品与企业合作,然后通过后半部分的耗材,也就是包装纸来持续赚钱。

说白了就是前端免费引流+后端持续赚钱+终身消费的商业思维和模式,而利乐作为互联思维的鼻祖,就用这套商业模式玩转了整个行业,但远远而不止利乐1家再用:

如吉列的剃须刀,给你个刀架和几个刀片,虽然性价比低,但锁定了耗材,未来需要一直单独买刀片。

小米:手机、电视等硬件通过低价或成本价出售给客户,后续买软件和广告推广来持续赚钱

其实最伟大的商业模式就是先模仿后超越,10年前你有一款产品可以赚的盆满钵满,但在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光有产品还不够,如果你还未运用互联式思维去做企业,你已经失去了90%的客户,到头来只能是个小作坊,勉强撑着,逐渐被淘汰。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ghzoubdf.com/afhzz/2858.html

当前时间: